镇江市2015年村镇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今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312”工作计划,着力改善和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分类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积极探索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创新镇村建设管理机制,指导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一、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
1.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优化镇村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落实长效管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彰显特色亮点,打造“一镇一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
2.加强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结合重点镇、特色镇的产业特色、自然优势和文化积淀,在科学规划指引下,加大建设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力度,进一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不断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小城镇功能提升、城镇特色塑造、人居环境改善和集约建设发展。
二、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1.大力推进美丽宜居镇村建设。建立镇江市美丽宜居镇村建设评估体系,制定美丽宜居镇村奖补办法,全面实施《镇江市2015年美丽宜居镇村建设行动方案》,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全面达标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2015年计划启动4个美丽宜居镇和20个美丽宜居村,建成1个美丽宜居镇和10个美丽宜居村。完成2014年7个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项目,启动2015年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项目。坚持整治和建设相结合,配套建设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环境改善和乡村活力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实施自然生态型、现代社区型、整治改善型等多类型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特色风貌鲜明、社会和谐进步的现代化美丽宜居镇村。
2.积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镇村建设的成果,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严格按照程序确定危房改造补助对象;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保证补助资金落实到位,确保房屋改造质量安全,真正让民心工程做好做实。
3.大力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按照住建部工作部署,配合规划部门做好纳入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的丹阳市柳茹村、九里村和镇江新区华山村、儒里村4个村庄的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和村落建档工作。配合规划部门开展省级传统村落普查工作,将具有特定保护价值或鲜明传统乡村风貌的的村落纳入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风貌。
三、加大村镇生活污染治理力度
1.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根据市政府办公室《2015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计划》,全市计划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33座,着力推行“低成本、小规模、微动力、易维护、长寿命”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5%。
2.完成丹徒区世业镇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全覆盖。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生态化改厕消化一批等形式,使世业镇全岛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同时推广世业镇农村生活污水全覆盖的经验,针对集镇污水处理厂收集率、运行率和处理率不佳的现状,对距集镇污水处理厂或集镇污水管网较近的村庄,采取重力管或压力管道输送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污水处理率。
3.探索适宜的农村污水处理机制和模式。与江苏大学合作,完成我市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现状调研课题。对现有设施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并抽取50个设施进行进水出水取样分析,分析现有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和经济适应性问题;提出技术改进或升级建议,研究适宜我市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和管理机制。
四、做好基础性工作
1.做好各项创建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开展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的创建工作,做好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以及宜居小镇、宜居村庄、宜居小区等推荐上报工作。
2.强化成果交流。做好江苏省小城镇规划建设成果、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成果等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3.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同时,启动村镇建设规划,尤其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4.做好村镇建设统计年报工作。组织完成2015年度全省村镇建设统计年报数据审核及上报工作。配合做好基本实现现代化、八项工程、小康社会建设等相关涉建监测统计指标上报工作。完成村镇建设志相关资料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