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安装在建筑内的分量计量装置,一条24小时不间断传输数据的线路,水、电等能源消耗情况统统汇总到全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上——截至目前,我市共有64幢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接入该平台,有了贴身的能耗“管家”精算节能账。借着本周“全国节能宣传周”,我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首次走进公众视线。
位于梦溪路40号的微夷大厦,其能源主要类型为水、电;能源消耗包括大楼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电梯、水泵的动力用电以及生活用水等。微夷大厦共有空调161台、室内照明设备2593台、动力系统设备76台、室内办公设备625台……除去水电设备的基础台账外,微夷大厦每天、每月、每年的水电能耗峰谷值均在全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上“留痕”并作详细的数据分析。记者了解到,像微夷大厦一样,全市64幢“公”字楼已纳入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为全市建筑节能提供有效的可研数据。
据了解,建筑能耗监测好比“管家”,先摸清建筑水电能源的“家底”;再通过分量计量装置上传能源消耗的实时数据;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台工作人员对该幢建筑的能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可以降低能耗的空间,最终将节能解决方案提交给业主。2012年4月,我市经省住建厅批复同意,成立了镇江市建筑能耗监测中心。同年11月,镇江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中的数据与省级平台对接,数据上传至江苏省住建厅科技发展中心,并通过验收。
“大数据时代,建筑行业更应该参与其中。比起我市能耗监测中心每天接收的海量数据,对数据的分析研究、核验监管更为重要。”业内人士介绍说。分析显示,自纳入建筑能耗监测后,这些“公”字楼建筑平均节能率达20%以上。
在全省范围内,我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上线”起步较早。不过,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接入该平台的速度却比兄弟城市略显慢了一些。我市住建部门希望公众对能耗监测的知晓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建筑业主应以社会责任感的觉悟用实际行动践行节能降耗。(翟进)